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校准规范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校准规范

更新时间:2025-10-18      点击次数:28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温度范围(065 ℃、相对湿度范围(1095% 、照度范围(0~  7000lx、紫外辐射照度范围(0300μW/cm2 的药品稳定性试验箱(以下简称试验箱) 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 245    光照度计

JJG 879    紫外辐射照度计

JJF 1032    光学辐射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JJF 1101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GB/T 517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1 部分:总则

GB/T 5700    照明测量方法

GB/T 10586    湿热试验箱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 版四部)9001    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1.1 工作空间 working space

试验箱(室)中能将规定的试验条件保持在规定偏差范围内的那部分空间。

[来源:GB/T 5170.1—2016 3.2.2]

3.1.2 稳定状态 stable state

工作空间内任意点的温度、相对湿度、照度、紫外辐射照度达到设定值,并维持在 给定容差范围内的状态。

[来源:GB/T 10586—2006 3.43.14 ,有修改]

3.1.3 温度偏差 temperature deviation

试验箱(室)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内实测温度与设定温度的上下偏差。

[来源:GB/T 5170.1—2016 3.2.4]

3.1.4 温度均匀度 temperature uniformity

试验箱(室)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在某一瞬时任意两点温度之间的最大差值。 [来源:GB/T 5170.1—2016 3.2.8]

3.1.5 温度波动度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试验箱(室)稳定状态下,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意一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量。

[来源:GB/T 5170.1—2016 3.2.6]

3.1.6 相对湿度偏差 relative humidity deviation

试验箱(室)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内实测相对湿度与设定相对湿度的上下偏差。

[来源:GB/T 5170.1—2016 3.2.5]

3.1.7 相对湿度波动度 relative humidity fluctuation

试验箱(室)稳定状态下,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意一点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量。

[来源:GB/T 5170.1—2016 3.2.7]

3.1.8 照度 illuminance

入射在表面上一点处包含该点的面微元上的光通量d除以该面微元面积dA之商。 [来源:GB/T 5700—2023 3. 1]

3.1.9 照度偏差 illuminance deviation

试验箱(室)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内设定值与实测平均照度值之差。

3.1.10 照度均匀度 uniformity ratio of illuminance

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

[来源:GB/T 5700—2023 3.9]

3.1.11 紫外辐射照度 ultraviolet irradiance

表面上一点处的紫外辐射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紫外波段辐射通量d∅e 除以该面元面积dA之商。

[来源:JJF 1032—2005 2.13 ,有修改]


3.1.12 曝辐射量 radiant exposure

曝辐射量是指在指定的时程Δt内,由指定点处的紫外辐射照度Ee 对时间积分,即得到曝辐射量。

[来源:JJF 1032—2005 2.15 ,有修改]

3.2 计量单位

温度:单位名称为摄氏度,符号为℃;

相对湿度:单位符号为%

照度:单位名称为勒克斯,符号为lx

紫外辐射照度:单位名称为瓦特每平方米或微瓦每平方厘米,符号为W/m2μW/cm2

曝辐射量:单位名称为瓦特秒每平方米或瓦特小时每平方米,符号为W·s /m2  W·h/m2

时间:单位名称为秒,符号为s

4 概述

试验箱采用模拟环境条件的运行方式,通过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 参数,模拟药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条件,以便评估药品的稳定性和 质量。试验箱主要由加热系统、制冷系统、加湿系统、除湿系统、可见光照系统、紫外 光照系统等组成,工作流程如图 1 所示。试验箱用于制药业、医学、生物技术行业,用 来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的药物稳定性在温度、湿度、照度和紫外辐射照度的影响下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

5 计量特性

试验箱技术要求见表 1。

 1  试验箱技术要求

 

序号

校准项目

技术要求

1

温度偏差

±2.0

2

温度均匀度

3.0

3

温度波动度

±0.5

4

相对湿度偏差

±5.0%

5

相对湿度波动度

±3.0%

6

照度偏差

±500lx

7

照度均匀度

80%

8

曝辐射量

200W·h/m2

 

注:以上指标要求不用于合格性判断,仅供参考。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5 ℃~35  ;

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

6.2 负载条件

一般在空载条件下校准,也可根据客户需要在负载条件下进行,但应说明负载情况, 负载情况应符合 GB/T 10586  4.4 要求。

6.3 稳态运行时间

校准前试验箱在稳定状态下运行时间应不少于2 h

6.4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技术要求见表2


 

 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技术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测量范围

技术要求

备注

1

 

温度测量标准

 

0100 

分辨力:不低于 0.1 

MPE±0.15+0.002  t   )

一般应选用温度巡回  检测仪,也可选择满足 要求的其他测量设备。

2

 

湿度测量标准

 

0100%

分辨力:不低于 0. 1% MPE±2.0%

一般应选用湿度巡回  检测仪,也可选择满足 要求的其他测量设备。

3

照度计

107000lx

准确度等级:一级

——

4

紫外辐射照度计

0300μW/cm2

准确度等级:一级

UV-A 波段

5

钢卷尺

03.0m

II 

测量工作空间内发光 平面距搁板的距离。

6

电子秒表

01h

MPE±0. 1s/h

——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 校准项目

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温度波动度、相对湿度偏差、相对湿度波动度、照度偏差、 照度均匀度、曝辐射量。

7.2 校准方法

7.2.1 校准前准备

设备能正常开机,按键功能正常,屏幕显示清晰,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7.2.1.1 校准点的选择

校准点选择用户常用的温度、湿度、照度、紫外辐射照度,或选择设备使用范围下 限、上限及中间点。

7.2.1.2 搁板的选择

选择试验箱内接近几何中心处的搁板为测量平面,当试验箱内搁板层数为奇数时, 选择中间的搁板层;当试验箱内搁板层数为偶数时,选择自上而下[(偶数/2)+1]层的搁 板层。

7.2.1.3 温度、湿度测量点的布置

在试验箱搁板上分别布置 5 个温度测量点和 1 湿度测量点。如果有多个工作空间, 则每个工作空间均按此要求布点。除中心点外其余各布点位置与设备内壁的距离为各边 长的 1/10 ,遇风道时,此距离可加大,但不应超过 500mm 。传感器测量点布放位置也 可根据用户实际工作需求进行布置。

7.2.2 温度偏差的校准方法

按照 7.2.1.3 的规定布放温度标准器,将试验箱设定至温度校准点,开启运行。试验 箱达到稳定状态后开始读数,每隔 2min 记录一次数据,30min 共记录 16 组数据,也 可根据设备运行状况或用户校准需求确定时间间隔和数据记录次数,并在原始记录和校 准证书中进行说明。按照公式(1)和(2)计算温度上偏差和下偏差。

Δtmax  = tmax  - ts                                                                                                                   1

Δtmin  = tmin  - ts                                                                                                                     2

式中:

Δtmax ——温度上偏差, ;

Δtmin ——温度下偏差, ;

tmax ——规定时间内实测温度值, ;

tmin——规定时间内实测温度值, ;

ts ——温度设定值,℃。

7.2.3 温度均匀度的校准方法

温度均匀度的校准与温度偏差的校准同时进行,过程同 7.2.2。温度标准器在 30min 内实测温度之差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温度均匀度的校准结果,并按照公式 3)进行计算。

                      3


式中:

Δtu ——温度均匀度, ;

ti max ——各测量点在第 i 次测量中的实测温度, ;

timin——各测量点在第 i 次测量中的实测温度, ;

n ——测量次数。

7.2.4 温度波动度的校准方法

温度波动度的校准与温度偏差的校准同时进行,过程同 7.2.2。记录各温度测量点的 示值,按照公式(4)计算温度波动度。

Δtj  = tj max  - tj min                                                                                                               4

式中:

Δtj ——温度波动度, ;

tj max ——工作空间第j 点在规定时间间隔内的实测温度, ;

tj min ——工作空间第j 点在规定时间间隔内的实测温度,℃。

取每个测量点温度波动度最大值作为试验箱温度波动度的校准结果。

 

 

7.2.5 相对湿度偏差的校准方法

按照 7.2.1.3 规定布放湿度标准器,将试验箱设定到相对湿度校准点,开启运行。试 验箱达到稳定状态后开始读数,每隔 2min 记录一次数据,30min 内共记录 16 组数据, 也可根据设备运行状况或用户校准需求确定时间间隔和数据记录次数,并在原始记录和 校准证书中进行说明。按照公式(5)和(6)计算相对湿度的上偏差和下偏差。

Δhmax  = hmax  - hs                                                                                                                5

Δhmin  = hmin  - hs                                                                                                                 6

式中:

Δhmax ——相对湿度上偏差,%

Δhmin ——相对湿度下偏差,%

hmax ——测量点 O 在规定时间内的实测相对湿度,%

hmin ——测量点 O 在规定时间内的实测相对湿度,%

hs ——相对湿度设定值,%


7.2.6 相对湿度波动度的校准方法

相对湿度波动度的校准与相对湿度偏差的校准同时进行,过程同 7.2.5。记录湿度测 量点示值,按照公式(7)计算相对湿度波动度。

Δho  = ho max  - ho min                                                                                                           7

式中:

Δho ——相对湿度波动度,%

ho max ——工作空间第 O 点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的实测相对湿度,%

ho min——工作空间第 O 点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的实测相对湿度,%

7.2.7 照度偏差的校准方法

在试验箱空载状态下,将试验箱设定至照度校准点,预热30min,按照 7.2.1.4 规定 布放照度标准器;待试验箱照度达到稳定状态后开始读数,每隔 2min 记录一次所有校 准点的测量值,每个校准点测量3 次,取 3 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测量值。若有多 个工作空间,则重复以上步骤,在整个校准过程中需要关闭试验箱门。按照公式(8 计算照度偏差。

ΔEi  = Ei  - Es                                                                                                                         8

式中:

ΔEi ——各测量点的照度偏差,lx

Ei  —— i 个照度标准器3 次测量的平均值,lx

Es ——照度设定值,lx

7.2.8 照度均匀度的校准方法

照度均匀度的校准与照度偏差的校准同时进行,过程同 7.2.7 。照度标准器实测最 小值与实测照度的算数平均值之比作为照度均匀度的校准结果,并按照公式(9)进行 计算。

                           9

式中:

Ui ——各测量点的照度均匀度,%

Eimin ——各测量点的照度实测最小值,lx

Ei  ——各测量点的照度实测的平均值,lx


7.2.9 曝辐射量的校准方法

在试验箱空载状态下,将试验箱设定至紫外辐射照度校准点,预热 30min ,按照 7.2.1.4 规定布放紫外辐射照度标准器,待试验箱照度达到稳定状态后开始读数,每隔 2min 记录一次,每个校准点测量 3 次,并计算平均值,取各测量点平均值中的最小值 作为该试验箱的紫外辐射照度。若有多个工作空间,则重复以上步骤,在整个校准过程 中需要关闭试验箱门。按照公式(10)计算紫外辐射照度。

在药品影响因素的强光照射试验中,要求累积 240 小时的辐射量作为曝辐射量的结 果,按照公式(11)计算曝辐射量。

                             10

H = Eu  × 240                                                                  11

式中:

Ei ——i个紫外辐射标准器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μW/cm2

Eu ——紫外辐射照度, μW/cm2

H ——曝辐射量,W . h / m2 

8 校准结果表达

经校准后的药品稳定性试验箱出具校准证书。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 证书应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

a)  标题:“校准证书 ";

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  证书的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  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 接收日期;

h)  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  本次校准所使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  校准环境的描述;

l)  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  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  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p)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9 复校时间间隔

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不超过 1 年。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器具的使用情况、使 用者、器具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 时间间隔。





023-65541116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1315940635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重庆创测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渝ICP备15003632号-1